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青年视角和数字化创新表达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精心组建了由党员导师和学生党员共同构成的“艺科·红星宣讲团”。10月23日,在学院党总支“坐标——传承红色基因,涵养优良作风”主题党日活动上,宣讲团正式宣告成立。成立仪式上,宣讲团师生以一场深度融合专业特色的主题微宣讲《艺科红星·艺心向党》精彩亮相,标志着这支队伍扬帆启航!

宣讲团师生同台,激情澎湃地回溯从延安鲁艺精神到“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根脉,并展望数字时代艺术新图景。他们以青春之声传递红色信仰,庄重宣誓:要让信仰之光照亮更广阔的天地!
宣讲团旗帜鲜明地宣告了艺科青年的时代使命:
做“红色基因的数字传人”:
以科技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当“科艺融合的先锋勇将”:
勇立艺术与科技交叉创新的潮头;
争“文化强国的砥柱栋梁”:
为伟大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艺科红星·艺心向党
——上海戏剧学院艺科红星宣讲团 传承延安精神宣誓词
文:包立峰
朗诵:孔小磊戴玟玉俞可敏胡屹辰
司文慧王舒欣孔安怡李昕怡
当上戏钟声回荡八秩春秋
当数字星火点燃艺术苍穹
我们——艺科红星宣讲团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处
在“两个百年”的交汇期
以青春之名向时代作答

回望延安窑洞的灯火
戏剧是刺破黑暗的长枪
文艺青年用扁担挑着鲁艺的舞台
陕北热土升起《东方红》的光芒
凝望八项规定精神淬炼的镜像
我们看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张
人民立场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优良作风是永不褪色的勋章
从迁徙办学的草鞋到数字孪生的剧场
从《兄妹开荒》的秧歌舞步到《巨物之城》的虚拟代码
变的,是媒介形态
不变的,是——为人民创作的根本立场。
八十年前,戏剧是号角,是救亡图存的精神力量!
八十年后,戏剧是信仰,是文化强国的壮丽篇章。
有人问:新时代艺术去何方?
我们望向校史“德艺双馨”的星光
有人问:新时代艺术家的精神模样?
我们望向红楼写着校训的那面墙!
在延安,我们用动捕技术
记录老兵颤抖的军礼
在校园,我们用数字媒体
眼含热泪,抚平祖国母亲曾经的创伤
我们宣誓!
让每行代码浸润“民族复兴”的力量
让每个界面闪耀“奋斗精神”的光芒
我们用数字为时代欢歌
我们用AI为人民画像。
根植人民,是艺术创作的世界观
根植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以八秩上戏为舟
以红色基因作帆
用科艺融合的砖瓦
铺就文化强国的大道康庄
让机器人演绎《雷雨》
同样激荡时代惊雷
AI生成的《延安颂》歌
依然澎湃着热血滚烫
我们向时代报告!
艺科红星宣讲团已整装待发——
我们将走进社区、走进工厂
我们将跨越山河、面向城乡
用Z世代的语言重述红色记忆
以科技之翼负载艺术的使命担当
此刻,请见证我们的坐标:
以创新诠释传统
以技术彰显人文
以担当延续血脉
以青春奉献家国
我们是——
红色基因的数字传人
科艺融合的先锋勇将
文化强国的砥柱栋梁
绝不让红色信仰,在我们这代人眼中褪色
这,就是新时代上戏人的艺术理想
这,就是新时代上戏人的
——精神模样!

“艺科红星”,点燃青春征途,不仅标志着学院思政育人工作打造了新品牌 ,更以科艺融合的新质表达,嘹亮吹响了艺科学子奋进新时代的号角!
图 片|王梓颖 周申申
徽章设计|龚芮
本期编辑|王梓颖
责任编辑|孔小磊
内容审核|唐芳 薛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