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中英文)》学术期刊聚焦艺术领域的管理议题荟集文化发展的学术力量
《艺术管理(中英文)》学术期刊2025年第3期艺术学美学前沿:国家社会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专栏Frontiers of Aesthetics and Art Studies: Special Issue on Major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Art Studies)005 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 / 王 毅 , 牟笑飞 , 高颖婕,赵心韵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Art Production/ Wang Yi, Mou Xiaofei, Gao Yingjie, Zhao Xinyun018 新消费理念下艺术消费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 梁昊光 , 司 思 , 黄 洁 Analysis of the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Trends of Arts Consumption in China under the New Consumption Concepts / Liang Haoguang, Si Si, Huang Jie032 新发展阶段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 / 王小艺 , 李梦吟 , 刘林艳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Marke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 Wang Xiaoyi, Li Mengyin, Liu Linyan042 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产业数字化:内涵特征、赋能机制与行动战略/ 章建刚 , 徐幸子 , 余一萌 , 谷海洁 Digitalization of the Art Industry amid the Advance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onceptual Features, Enabling Mechanisms, and Strategic Actions / Zhang Jiangang, Xu Xingzi, Yu Yimeng, Gu Haijie053 艺术政策文本中的治理逻辑——基于 1949— 2024 年的扎根分析 / 陈 楠 , 杜浚歌 , 李晓丹Policy Research on Art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 Grounded Analysis of Policy Texts from 1949 to 2024 / Chen Nan, Du Junge, Li Xiaodan艺术管理思想与方法: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校80周年专栏Thought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Management:Special Issue on Celebrating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067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历程、谱系及启示——基于口述史的考察 / 杨嘉芸 , 邱 实The Development, Lineag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Arts Management Program at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An Oral History Study / Yang Jiayun, Qiu Shi079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研究的理论开拓与学术形态 / 张童棣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Academic Formation of Arts Management Research at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Zhang Tongdi089 以戏剧为方法:一所艺术院校的启蒙理想 / 朱佳静Theatre as Method: The Enlightenment Ideal of an Art Institution / Zhu Jiajing098 1988 年北京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的历史定位与学科启示 / 张龄之 , 钱世锦The Historical Positioning and Disciplinary Implication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Management (Beijing, 1988) / Zhang Lingzhi, Qian Shijin城市文化研究Art and Technology107 场景理论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虚拟文化空间构建 / 周 灵 , 吴紫娟 , 王嘉平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Cultural Space in Yangtze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 Based on Scene Theory/ Zhou Ling, Wu Zijuan, Wang Jiaping117 从边缘到中心:局外人艺术对艺术世界的重构 / 王子琪From the Margins to the Center: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Art World by Outsider Art / Wang Ziqi 125 自行其道:中国当代艺术家合法性赋权系统研究 / 秦晋之Finding Their Own Way: The Empowerment System of Legitimacy am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Qin Jinzhi140 剧场可及性:为残障观众提供无障碍网络的最佳实践(上)/ [ 美 ] 萨曼莎·格芬Accessibility in Theater:Best Practices for Web Accessibility in the Theate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Part Ⅰ)/ Samantha Geffen综述·书评·评论Urban Cultural Studies150 艺术体制研究的西方理路与中国现场——读周计武《艺术体制论:从现代到后现代》/ 艾秀梅Western Perspectives on Art Institutional Studies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Context:Reading Zhou Jiwu’s On Art Institutions / Ai Xiumei156文化艺术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文化艺术的管理逻辑》书评综述 / 夏晓凤 , 刘江琼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Pathways in Cultural and Arts Management:— A Review on The Management Logic of Culture and Arts / Xia Xiaofeng, Liu Jiangqiong内容提要 艺术学美学前沿
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王 毅 , 牟笑飞 , 高颖婕,赵心韵 内容摘要:艺术生产始终深度嵌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之中。从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定位,到本雅明对技术重塑艺术生产的论断,艺术生产之理论维度不断拓宽。从历史实践维度,艺术生产自早期的自然原真起始,历经工业化的商品市场洗礼,最终今天演进为以 AIGC 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算法型艺术生产。在数字技术深度渗透的今天,技术从外部工具逐渐转变为深度参与艺术生产的结构性力量,推动艺术生产走向智能生成、算法互动的新形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重构了艺术的创作逻辑,也引发了艺术生产主体庸常化、艺术生产客体混沌化、艺术本体著作权争议、艺术生产载体失衡与艺术生产受体困视等结构性矛盾。当前,艺术生产机制正处于效率与价值、技术与人文、个体与算法间的动态转型中。关键词:艺术生产;历史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1
新消费理念下艺术消费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梁昊光,司 思,黄 洁内容摘要:本研究以我国艺术消费核心文献作为基础数据,借助CiteSpace 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等,从可视化视角揭示艺术消费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发展脉络。文献研究发现,我国艺术消费市场在新消费理念下实现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与数字技术、社交媒体、产业融合等深度交织,催生新兴业态。从前沿趋势看,本研究主要为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消费者与艺术消费政策研究、艺术市场视角下的艺术产业与艺术消费研究、数字艺术兴起下的艺术消费转型与新兴消费模式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艺术消费与新态势研究。本研究为艺术消费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视化知识图谱,也为从业者把握艺术消费市场动态、制定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艺术消费;消费升级;产业融合;CiteSpace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2
新发展阶段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王小艺,李梦吟,刘林艳内容摘要:在新发展阶段,艺术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需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文化引领、科技 驱动、文旅融合和金融赋能是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关键战略。 文化引领战略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提升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科技驱动战略聚焦新兴技术在艺术 创作、传播和消费中的应用,推动艺术市场的现代化转型;文旅融合战 略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突破传统艺术消费市场边界,催生新型消费 模式;金融赋能战略针对艺术企业融资难题,提出信用体系构建、融资 模式创新和金融科技应用等解决方案。艺术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 多轮驱动战略的协同发力,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改革,优化资 源配置,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在新发展阶段,中国艺术市场应深化结 构性改革,加强国际化战略,推动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文化创新、满足人民需求。关键词:艺术市场;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3
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产业数字化: 内涵特征、赋能机制与行动战略章建刚,徐幸子,余一萌,谷海洁内容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艺术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 新阶段,艺术产业数字化既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指标,又是数字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数字中国的新发展阶段,艺术 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推动艺术产业的转型升级,还为数字 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 2015— 2025 年 CNKI 核心期刊库 188 篇文献为样本,运用 CiteSpace 可视化回溯了我国艺术产业数字化的 研究热点与演化脉络。综述结果发现:现有成果虽覆盖微观创作、中 观业态与宏观政策,但仍存在“内涵坐标模糊、赋能机制碎片、战略落 地困难”三大问题。为此,文章在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内 涵特征、赋能机制、行动战略”三大递进式研究议题:首先,将中国式 现代化的五大核心特征转译为艺术产业数字化的价值坐标;其次,构 建跨场景、跨层级、跨业态的数字化赋能机制模型;最后,以“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纲,设计面向 2035 年的行动战 略框架。文章通过“综述—批判—建构”的闭环逻辑,旨在为未来研 究提供可扩展的理论范式与可操作的决策工具,进而推动艺术产业在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艺术产业数字化;内涵特征;赋能机制;行动战略;中国式现代化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4
艺术政策文本中的治理逻辑——基于 1949— 2024 年的扎根分析陈 楠,杜浚歌,李晓丹内容摘要:在广义文化政策框架内,艺术政策的核心特性常易被模糊或忽视,其独特的治理逻辑和价值意涵亟待深入阐释。本文立足多学 科交叉视角,独立审视艺术发展政策的独特性——兼具“制度规训” 和“象征资本生成”双重属性。艺术政策构筑起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 制度框架,催生出涵盖创作激励、人才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承 的内生动力和价值传播机制;政策重心从政治表达走向文化服务,强 调公平性、可及性与参与性;政策功能不断外延,已从传统的文化管理 职能,成为驱动产业发展、辅助社会治理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通 过“制度”“象征”的一体共构,艺术政策逐步形成刚柔并济的“中国式” 治理模式。然而,艺术政策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结构性张力,尤其在 语义整合、治理响应等方面亟待突破。本文建议,未来深化对艺术政 策中象征性权力结构与制度协同逻辑的系统阐释,强化艺术政策在国 家治理与文化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关键词:艺术政策;制度规训;象征资本生成;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5 艺术管理思想与方法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发展 的历程、谱系及启示——基于口述史的考察杨嘉芸,邱 实内容摘要: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肇始于 1983 年“上海市戏曲 学校艺术管理班”的创办,开创了中国艺术管理专业化教育的先河。 40 余年来,该专业始终紧扣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对文化艺术管 理人才的需求,以戏剧艺术本体为根基,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从 20 世纪 80 年代聚焦院团科学管理,到 21 世纪初依托公共事业管 理专业实现学科“合法化”,再到 2016 年成为国家首批正式设立的艺 术管理本科专业、2020 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戏剧 学院逐步形成了涵盖本、硕、博、博士后全链条,融合学术型与专业型 教育于一体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上海戏剧学院艺术 管理专业通过建立特色课程矩阵、搭建“一期刊、两智库、三活动”学 科平台、深化校企协同与国际合作,实现了戏剧根脉与全球视野、艺术 规律与管理创新、本土实践与国际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一套系统完 备、特色鲜明、具有显著示范意义的中国特色艺术管理教育的“上戏 方案”。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发展历程;学科谱系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6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研究的理论开拓与学术形态张童棣内容摘要:40 年来,理论开拓与学术形态构建成为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研究的重要脉络,也折射出中国艺术管理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 进程。历经长期求索与积淀,上戏学人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宽阔的学术视野拓宽了中国艺术管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中国传统戏剧学的 深化与转向、国外艺术管理经验的介绍与评论、当代中国艺术管理及 其教育的反思与阐述等方面,为上戏艺术管理研究形成独树一帜的学 术形态。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理论开拓;学术形态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7
以戏剧为方法:一所艺术院校的启蒙理想朱佳静内容摘要:上海戏剧学院 80 年的办学历程,生动地反映了中国艺术院校教育演进的轨迹。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上海戏剧学院自创办 之初便将戏剧教育视为思想解放与人格陶铸的重要途径,而不仅是专 业技能训练。1945 年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时期,创办者在战后文化重 建中确立了以“育人为先”为核心、兼具面向大众与开放办学的教育 传统,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公演制度及跨界师资营造自由探 索与社会服务并行的环境。改革开放后,这一传统在学术建设、国际 交流、实验教学及新兴专业中延续并演进,应对西方戏剧观输入与市 场化挑战,形成“创作即教学”“社会即学校”等激发学生主体性的独 特方法。当下,在技术革新与教育制度化趋势中,上海戏剧学院仍以 此传统为核心,通过排演、协作与社会实践培养兼具艺术创造力与社 会责任感的人才。正是以戏剧为方法的启蒙思想,推动了上海戏剧学 院艺术管理教育的孕育与发展,也构筑了其根脉与底色。 关键词:社会启蒙;艺术教育;戏剧作为方法;上海戏剧学院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8
1988 年北京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 的历史定位与学科启示张龄之,钱世锦内容摘要: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局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我国首届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会议反映了“国际经验 输入”与“本土实践需求”的冲突与融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 提供了制度准备和理论参考,进而推动国际艺术管理话语体系向多元文化 对话转型。在中国艺术体制转型的迫切需求与国际艺术管理学科的制度化 浪潮的双重时代背景下,会议共聚海内外 15 名专家学者,围绕“艺术管理人 才的培养”“艺术市场与经济”“艺术宣传与推广”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当代 中国艺术管理学科独立建制的政策推动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有力参考。关键词:艺术管理;北京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学科发展;本土化;国际话语权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09 城市文化研究
场景理论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虚拟文化空间构建周 灵,吴紫娟,王嘉平内容摘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历史记忆和生活方式,是新时代我国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工程。美国 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把空间看作汇集各种消费符号的文化价 值混合体,尤其强调文化元素的整合与创新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 活力,在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文化空间构建中整合文化资源、创 新文化表达,以推动发展,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文化空间的构建 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场景理论并辅以列斐伏尔的空间 生产理论,分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文化空间的场景维度,提出从 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维度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文化空间,为 长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创新性表达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关键词:场景理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虚拟文化空间;空间生产理论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0
从边缘到中心:局外人艺术对艺术世界的重构王子琪内容摘要:艺术世界是艺术管理学的基础议题,本文以艺术社会学为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局外人艺术对主流艺术世界的重构作用。首先, 本文明确界定了局外人艺术及相关核心概念,梳理了其理论渊源及其 与艺术世界的关系;其次,通过威尼斯双年展及郭凤仪、曾灶财等艺 术家案例,揭示局外人艺术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性与全球化特质;最 后,以中国农民画为特例,深入分析了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 组织机制与其体现的双重性格,重新审视了艺术本真性概念的复杂性 与实践悖论。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综述、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强调局外人艺术被纳入主流艺术体系的过程,探讨局外人艺术的本真 性和边缘性在具体语境下的流变。关键词:局外人艺术;本真性;艺术世界;威尼斯双年展;农民画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1
自行其道:中国当代艺术家合法性赋权系统研究秦晋之内容摘要:确立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合法性需要社会认同的赋权,这是通过各类资本在他律的市场赋权路径与自律的非市场赋权路径中转换、传输实现的。在中国艺术世界中的非市场赋权路径中,当代艺术家处在相对边缘的 位置。作为补充,市场赋权路径为艺术家提供了赋权路径和发展空间,但在 实践中存在过于依赖西方艺术世界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家身份合法性;赋权机制;艺术体制理论;文化资本理论 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2Accessibility in Theater:Best Practices for Web Accessibility in the Theate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PartI)Samantha GeffenNew York, USA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best practices for web accessibility in the theate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One of the goals includes educating individuals within the performing arts field on the importance of prioritizing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ve practices for the events and performances at their venu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need for accessibility position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compar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web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These topics were chosen for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field of accessibility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performing arts. As technology evolves and becomes more prevalent, insight into these important topics will prove beneficial. A case study analyzed four organizations,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howcasing that accessibility is a global problem and focusing on the approach each venue used to address issues that aros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erforming arts organizations and venues highlight different aspects of accessibility. Some organizations are fully compliant with ADA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while others are resistant to providing a service not proven to be cost effective. Web 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that organizations need to prioritize, yet a concept that many are unfamiliar with due to its evolving nature. Information for accessible events and performances should be prominently displayed on an organization’s websit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do not always have equal access to the arts, often due to expense or venues being unfamiliar with what is required. This is often a result of inconsistencies within the performing arts, which could be further impacted by audience demographics. A commitment towards equality for everyone is the ultimate goal organizations must strive to achieve. Keywords: accessibility; best practices; theater; disability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3 综述·书评·评论
艺术体制研究的西方理路与中国现场——读周计武《艺术体制论:从现代到后现代》艾秀梅内容摘要:中国当代的艺术体制研究肇始于为文艺院团寻找生存出路的需要,在最近 20 年才开始进行理论研究。《艺术体制论:从现代 到后现代》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完成了概念辨析、理论梳理的工 作,为学界后续的艺术体制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该书将理论研究 与实践研究融合、抽象思维与历史思维并重,比较好地呈现了艺术体 制研究的西方理路与中国经验,并阐明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深刻性的 观点。该书仍有未竟的话题,这为后续的艺术体制研究在方法、对象 等方面都昭示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艺术体制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4
文化艺术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文化艺术的管理逻辑》书评综述夏晓凤,刘江琼内容摘要:《文化艺术的管理逻辑》一书以“尊重两个规律、增强成本意识、考量各方利益、实现双效统一”为核心逻辑,构建起文化艺术管 理的系统性分析框架。该书的理论创新体现在提出名义社会效益和 实际社会效益等原创性概念,批评实践则以“剜烂苹果”精神直面文 化体制改革问题和文艺领域诸多乱象,体现出鲁迅杂文式的尖锐性。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该书实现了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深度互动,关 于叫停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不宜以行政力量扶持地方画派等建 议均已转化为政策实践,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兼具学理支撑与可操 作性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文化艺术管理领域跨学科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文化艺术管理;文化强国建设;文化管理;艺术管理;文艺评论DOI:10.26930/j.cnki.YSGL.2025.03.015插页/封面/封二艺管推介·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 / 赖依 , 王瑞琳 供稿
封三专题统计·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学生获奖统计(2022— 2025)/赖依 , 王瑞琳 供稿
封底艺管名作·“未来艺术家”大学生艺术品拍卖会 / 赖依 , 王瑞琳 供稿
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