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崧泽 激活乡村文旅新动能
“艺科·种子”智创未来志愿服务队
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7月至8月,由我院本硕博师生团队“艺科·种子”智创未来志愿服务队,正式启动《崧泽文化新探·乡村振兴青春行——守护“上海之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赴上海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之旅,把课堂搬到博物馆,把思政讲在文化源头,用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实实在在参与到项目中来,成为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
文明探源 文脉赓续
从“上海之源”到文化IP
博物馆里的文明解码
同学们来到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进行深入的学习探访。崧泽遗址是上海远古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海之源”。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流域的重要文化阶段。展馆陈列着包括“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和“上海第一人”等重要出土文物,集中展示了上海早期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工细腻的玉璜、玉钺等不仅彰显了新石器时代的匠心独运,更展现了崧泽人民的卓越智慧与非凡创造力。2021年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实践团根据崧泽文化传统符号进行设计创作
(24动画赖紫灿)
同学们从源头学习崧泽文化悠久的历史,挖掘属于崧泽独特的文化符号,提升同学们对“本土根源性符号”的关注度,增加他们对保护创新的责任感。通过同学们的设计创作不仅让崧泽文化历史有了可触可感的表达,更在多元场景中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
实践团根据崧泽文化传统符号进行文创设计
(24动画张冬墨)
创意演艺 文旅共生
打造文旅振兴的活力引擎
让崧泽文化“活”在当下
在巷未来公共文化空间举行的座谈会上,薛嘉老师介绍了此行目的,并表示上戏艺科院将充分发挥专业院校优势,助力推动崧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巷未来公共文化空间负责人蔡总向团队介绍了沉浸演艺《崧泽之梦》的总体概况及创排规划。
随后,同学们围绕剧目创作、故事内核、观演体验、文化内涵等展开深度研讨。该演出将经典戏剧与崧泽当地的历史文化、村落空间相结合,打破传统剧场限制,以崧泽村现存的古宅群落、潺潺溪流、金黄稻田为天然舞台,创新性地结合沉浸式演出与乡村振兴实践。通过时空交叠的叙事手法,将“稻作播种”、“陶器烧制”等崧泽文化标志性场景进行艺术再现,让观众在虚实交织的梦境中,感受“上海之源”的文化温度,旨在打造一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沉浸演艺,也为传统村落的文旅融合探索出一条兼具历史厚度与现代审美的创新路径。
通过对接文旅建设实体项目,紧密跟踪文旅产业前沿,拓展戏剧演出艺术空间,积极推动导演、设计、表演、创意、管理等多学科专业的综合互补与融合发展,旨在产生链接、聚集与多边效应,助力提升文旅演出品质与效益,塑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品牌,促进青浦赵巷镇等区域文旅经济发展,并最终将高品质艺术活动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韩生教授表示,作为“崧泽文化”的故事现场,上海青浦崧泽村又是一座“城中之村”,周边产业集群,优渥营商环境,长三角枢纽节点区位,构成了历史和当下的叙事空间,沉浸艺术表达和体验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通过演艺创作,充分挖掘上海文化底蕴,展现上海的前世今生,展现6000年文明演化的内在机理,从上海第一人、第一井、第一村到现代都市、世界城市的沧桑巨变,风云际会的底层机理,从生态、生命、生产、生活融汇一体的岁月留痕和壮美史诗。通过戏剧演出和配套文化体验活动,向观众展示崧泽文化的历史魅力和独特价值,提高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成为崧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秉持“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依托上海青浦区赵巷镇的区位优势及“都市田园”生态资源,着力解决区域文旅体验形式单一、文化IP挖掘不足的痛点。同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沉浸演艺《崧泽之梦》、舞蹈诗《舞续六千年》等实验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市场运营能力。以“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促进打造上海微旅游度假目的地。
巷未来公共文化空间负责人蔡总表示,崧泽村拥有丰富的崧泽文化资源。在未来三年内,从创意设计、创作排演、技术实现、管理运营、观众体验等,与上戏团队进行长期合作与规划,策划沉浸式演出、儿童剧以及青春市集等项目,旨在带来全面的链接效应、聚集效应、多边效应。以崧泽村为焦点的时空交叠理念,来讲述在这里真实发生的独特故事。依托都市中的乡村独特资源,以此创作为全国沉浸产业与“乡村振兴”提供上海样本。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上海交相辉映,上戏学子们正在探索一条立足上海、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创新实践路径——当学术考证遇见艺术想象,当博物馆展柜里的文物转化为街头巷尾的沉浸式演出,传统文化的传承才真正完成了从知识到生活的闭环。
“在地化叙述模式”体验让更多人透过这些鲜活的故事表演触摸到上海文明的源头,在文旅体验中加深对本土历史的认知,在青年潮流中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在教育科普中为下一代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更在城乡形象输出中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历史底蕴的闪亮名片,切实推动着崧泽文化乃至上海悠久历史文化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流转、传承与焕新。
同学们以戏剧艺术为媒介,以青春创意为笔墨,在文明探源中坚定文化自信。这场跨越六千年的文化对话,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在艺术乡建中践行使命担当。
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