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发布《关于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的通知》(教技资〔2025〕41号),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申报的 “演艺新媒体交互设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 成功入选,成为全国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之一。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的通知》(教技资〔2025〕41 号)
作为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骨干课程,《演艺新媒体交互设计》自2013年8月获评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以来,持续深耕虚拟仿真教学领域。2020年6月,在铁钟教授带领下,团队成功构建 “演艺新媒体交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V1.0”,不仅斩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更获批上海市教委虚拟仿真重点课程,为教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演艺新媒体交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V1.0”
2021 年 11 月,在学校教务处与学院的联合支持下,专项研发资金顺利投入,以张敬平教授为领衔、铁钟教授及戴炜、凌军、冀宁、牟道广等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 V1.0 基础上启动面向数字文旅演艺的虚拟仿真系统升级。历经近一年攻关,“演艺新媒体交互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项目终告完成,系统涵盖 “数字演艺认知模块”“镜框式舞台数字演艺仿真实验”“沉浸式数字演艺仿真实验” 及仿真实验报告等核心模块,形成完整教学闭环。
演艺新媒体交互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界面
演艺新媒体交互虚拟仿真系统功能模块
经过两轮教学实践检验,该系统教学成效显著:学生通过虚拟仿真环境,系统掌握数字文旅演艺设计知识与应用场景,熟练掌握不同演艺场景下空间内容设计、影像设计、灯光设计及投影设计的方法与流程。《孔子》背景投影、《小王子》景片投射、《万物生长》异性拼接融合投影等学生作品,成为教学成果的生动注脚。
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课堂1
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课堂2
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课堂3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1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2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3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4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5
学生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作品6
基于前期积累,教学团队于 2025 年 4 月提交该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的申报。作为依托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建设的教育部级教学创新平台,该实验室深度融合 “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虚拟环境下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 科研资源,以 “艺术牵引、科技赋能、开放共享” 为核心理念,聚焦数字演艺领域,通过 “虚实共生” 技术体系破解传统艺术教育高成本、高风险、工艺不可逆等难题,为复合型数字演艺人才培养提供前沿支撑,同时服务非遗数字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
据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于 2023 年启动 “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计划三年内汇聚全国虚拟仿真教学创新特色高校,通过深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研发能力,创新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构建实验教学交流平台,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与育人水平提升。此次入选,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在艺科融合虚拟仿真教学领域跻身全国前列,将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及文旅产业升级持续贡献核心动能。
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