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义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载体,更是教学理念与实践创新的结晶,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根基所在。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将高质量的讲义建设视为提升教学质量、夯实人才培养基础的核心环节,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具有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讲义体系的构建。近期,我院盛思梅、马楠、朱晓梅、黄墨寒四位老师的课程讲义成功立项,这既是他们个人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学院推进课程内涵建设的直接体现。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四位老师的课程,感受学院如何以讲义建设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制片管理》讲义
编写:盛思梅
核心内容
讲义分析当下国内外影视制片环境现状与趋势,系统介绍影视项目从策划、融资、拍摄制作到宣传发行全流程的管理方法与实践技能,结合项目案例拆解分析相关法规政策、风险评估、成本控制、营销策略等。
内容特色
拥抱数字化转型
积极响应学院“艺术+科技”融合的前沿方向,讲义主动融入AI剪辑、虚拟制片等数字新技术应用,探索制片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旨在提升效率与拓展创意空间。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全局视野、资源整合与创新思维的影视复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
二、《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讲义
编写:盛思梅
核心内容
讲义对当下各短视频平台运行规则、数据算法特点做了分析,系统介绍了短视频的账号搭建方法、选题策划、内容制作、运营与流量变现等全链条的知识与技巧,结合艺术院校特点,及AI辅助创作工具,培养学生策划、创作和运营短视频账号及直播的能力。
内容特色
打通课程所学与就业壁垒
着眼于学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关切,讲义强调如何通过短视频策划、制作、运营实践,运用新媒体平台助力职业规划、直接就业或实现创新创业目标,旨在有效打通课程学习与行业需求的壁垒。
三、《动画运动规律》讲义
编写:马楠 李炜
核心内容
讲义的核心内容包括基础运动规律、力学表现、角色动画以及自然现象模拟。这些规律不仅是传统手绘动画的根基,也是现代二维、三维动画乃至游戏动画的通用准则。该讲义既传承了经典动画理论,又结合了AI辅助动画、实时引擎技术、程序化工具等现代技术,使学习者能够高效应用规律,适应行业需求。通过可视化案例、模块化训练和行业标准对接,讲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画表现力,还能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作思维。最终,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学习者能够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动态作品,无论是影视动画、游戏开发,还是新兴的虚拟交互领域,都能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内容特色
助力产学研融合新形态
讲义系统性地揭示了动态视觉表现的本质规律,是连接艺术创意与技术实现的桥梁。掌握这些规律的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具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动画作品,为后续的角色设计、场景动画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使其在未来的行业实践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潜力。
四、《文化经济学》讲义
编写:朱晓梅
核心内容
本讲义立足艺术管理专业“文化为内核、管理为手段”的定位,紧密呼应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导向与行业升级趋势,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突破传统学科界限,有机融合理论深度、鲜活案例与跨学科视野,构建起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文化经济分析体系,致力于培养“懂文化、善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内容特色
理论框架:解构文化经济核心议题
系统剖析文化与经济的本质关联,深入探讨文化需求与供给机制、文化商品的属性与价值构成、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征规律,以及文化市场的形态分类与运行机制,全面覆盖文化经济管理的核心理论范畴,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场景化案例:构建动态案例研究网络
聚焦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的前沿实践,以“科技融合创新-资本运作路径-社会争议解决”为主线,精心筛选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代表性的鲜活案例,通过沉浸式场景分析,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欲,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路径。
跨学科方法论:打造多维分析工具
融合西方经济学、文化产业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管理、消费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形成跨领域的多维分析工具,培养学生从经济、管理、文化、心理等多维视角解读文化产业现象的能力,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五、《文化产业创新与创业》讲义
编写:黄墨寒
核心内容
讲义以人社部的马兰花创业培训系列教材为框架,聚焦从企业构思、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预测、日常经营等多个角度的社会调查,融入教学团队参与指导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项目真实案例,引领学生以课堂所学和专业技能解决他们遇到的或者调研的社会实际问题。
内容特色
真实案例,“第一视角”深度剖析
作为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的成员、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黄墨寒老师指导过不少文化产业的创业项目。他在讲义中大量引入自己亲身经历、手把手指导的项目在策划、实施和发展的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模拟体验创业者的决策和反思。
针对性强,紧跟文化消费潮流
在参考国内外主流创新创业的教材和书籍的基础上,讲义更聚焦文化产业,更符合目前上海的实际情况,也包含了更多近两年火热的AIGC、微短剧、谷子经济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形态。
以赛促学,激励学生学以致用
讲义以制订商业计划书和项目路演为阶段目标,自2019年开课至本学期的第10轮教学中,指导学生先后在“互联网+”“挑战杯”“汇创青春”“知行杯”、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策划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奖项。
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将课程讲义建设视为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最基础、最关键环节。学院通过系统性、高标准地推进讲义建设,不仅为学生筑牢了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更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其中,有效赋能学生成长为兼具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科技”“艺术+管理”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