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乡星火:以青春之名,点燃乡村红色文旅新引擎

时间:2025-07-01浏览:72设置


红色基因与青春力量的碰撞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担当。上海戏剧学院赤乡星火团队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文旅创新深度融合。早在1932年,中国戏剧的先驱熊佛西校长就带领师生在河北定县开展“农民戏剧运动”,如今在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与“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推动下,由国家服务基层专家示范团“乡村振兴文化艺术策划”专家指导,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师生组建起的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建立了乡村振兴的闭环模式。



创新模式:从“输血”到“造血”

赤乡星火团扎根乡村,梳理红色历史脉络,将沂蒙红嫂、东高庄革命故事等转化为沉浸式演艺内容。团队成员将发明专利、软著、论文等学术成果转化到项目设计中,将AI大模型、数字演艺设计等引入红色文旅项目建设。项目案例《我在东高庄》依托抗大精神及高庄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生动讲述历史与当下故事,以“一首歌曲的诞生,两个百年的跨越”,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探索以及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新历史命题,同时通过展演《岁月拼图·记忆之境》《抗大奔赴·抉择之路》等情景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场震撼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盛宴,有力推动了乡村红色文旅的发展。同时,团队通过培训指导,让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村民年均收入增长,形成“文化兴村”的示范效应。




现象级成果:从田间到聚光灯下

指导老师杨青青教授是国家服务基层专家示范团“乡村振兴文化艺术策划”的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她提出:“当文化自信转化为经济动能,这才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们要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文化价值链,为全球乡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指导老师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薛嘉指出,“在赓续乡村红色文脉的征程中,我们既是历史记忆的忠实誊写者,更是活化红色基因的创新实践者。让砖瓦凝史,诉说峥嵘岁月;使炊烟载情,传递红色故事,我们立志让红色文化在时代脉动中焕发新生,使每个村落都成为兼具文化厚度与生命温度的活体博物馆。”学生团队负责人23数字艺术设计MFA闫威旭表示:“在项目攻坚的历练中,我们完成了从知识储备到实践创新的跨越式成长,真正成为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赤乡星火淬炼成紧密协作、高效运转的团队,见证了一片片土地开出文化与艺术的繁花!”



从沂蒙山区到黔贵高原,赤乡星火团队的足迹正在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他们用行动证明:当青年智慧遇见红色热土,当科技力量赋能传统文化,乡村不仅能成为“诗与远方”,更能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