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科讲堂 | 首期AI素养训练营开营 解锁AI+艺术的无限可能!

时间:2025-04-02浏览:10设置

首期AI素养训练营开营

解锁AI+艺术的无限可能

2025327日,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智慧教室内,一场关于艺术与科技的思维碰撞悄然开启。在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党总支指导下,由学院团总支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艺科讲堂·第一期大学生AI素养训练营”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AI艺术与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主题,汇聚学院专家与优秀学子,通过案例解析、工具实践与理论思辨,探索AI赋能艺术的创新边界,为培养未来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播撒火种。

 


“艺科种子”破土:

从创意到科技的新生

随着学院从“创意学院”更名为“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学生品牌活动“艺科种子·萌芽计划”应运而生。活动主持人、辅导员孔小磊老师介绍,“艺科种子”取“艺科”谐音“一颗”,扎根上戏昌林路校区的“数字实验田”,以“首创首发”精神培育四大子品牌:  

艺科新势力(创新成果)

艺科讲堂(跨界交流) 

艺科先锋(榜样引领)  

艺科种子智创未来志愿服务队(社会服务与实践)

 

首期训练营聚焦AI技术应用,通过跨专业实战分享,助力学生孵化竞赛作品,为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嘉宾分享:AI如何重塑艺术创作?

 


王娜(24级数字媒体艺术本科生) 

王娜同学以其在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时光之晷》为例,揭秘AI视频创作中的艺术风格迁移。她以上戏校园实景AI视频为引,展现技术如何突破媒介限制,重构叙事逻辑:“AI不是替代创作者,而是打开新的视觉语言维度。”

 


廖泽宇(23级数字艺术设计MFA

廖泽宇同学分享了其在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未来咖啡厅·遇见古今上海-AI交互VR》,解析Touch Designer + Comfy UI工具链在VR交互设计中的实战应用。作品通过虚实交融的时空场景,让观众“穿越”上海古今,诠释技术如何赋能沉浸式体验。

 


朱云副教授(上戏AI艺术与创新能力提升生涯工作室主持人)

朱云老师以“六边形战士”比喻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幽默传授“与AI交朋友”的沟通秘籍:“技术为艺术赋能,艺术为技术塑魂。”他强调,AI素养不仅是工具使用,更是思维革新——从线性创作到人机协同的跃迁。

“艺科新星”诞生:积分激励赋能成长

 



活动现场,学院推出“艺科新星”积分等级制,通过徽章与文创奖励量化实践成果,构建“参与有激励、成长有反馈”的创新生态。

 


党总支副书记薛嘉与朱云老师为分享学子授予首枚“艺科新星”荣誉徽章,象征学院对AI艺术探索者的高度认可。

 

未来已来:以AI为桨 遨游艺术新蓝海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唐芳总结致辞时指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未来已来,AI素养是未来艺术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期待同学们以AI为桨,遨游艺术新蓝海。学院将通过数字艺术人才孵化中心,助力艺术人才插上科技与管理的翅膀,让今天的‘种子’成长为明天的‘生态林’。”  

 

 


艺科交融,未来已至我们,在下一个创新现场等你!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