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计划由艺术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艺术管理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艺术学科实践”大讲堂项目资助,通过系列讲座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和高校教授围绕艺术市场、演出空间、文化政策与法律、剧院资源整合及戏剧的国际交流等内容开展对谈。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对话机制,纵穿艺管、横贯未来。将前沿的实践经验与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关于项目制作创新思维和洞察行业未来趋势的能力、跨学科戏剧项目策划素养与行业前瞻性视野,助力未来精英艺管人才的成长。
2024 未来艺管精英计划
从就职企业到自主创业的转型之旅
第三讲回顾
2024 年 11 月 14 日下午,业内知名剧场管理人肖瑶老师应邀来到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就职企业到自主创业的转型之旅”的精彩讲座。肖瑶老师结合自身从上海话剧中心到复旦大学相辉堂,再到创立高校剧场服务团队的职业经历,深入剖析了职场选择对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她团队在高校剧场领域的实践创新。以下是讲座的核心内容回顾。
肖瑶老师向同学们做讲座总结
01
就职企业的成长与收获
讲座伊始,肖瑶老师从自己的职业起步谈起。2016 年,她进入上海话剧中心旗下文化公司,开启了职业生涯。在这一阶段,她深入参与了多个大型文化项目,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她强调,就职阶段是个人职业素养的奠基阶段,也是了解行业运作规律的重要机会。
肖瑶老师谈就职企业的成长与收获
肖老师提到,在文化管理领域,职场初期的重要性体现在全方位的经验积累上。无论是对业务流程的参与,还是与不同团队的协作,都能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并形成对行业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她指出,广泛的人脉积累和持续学习的态度,是职场起步阶段的核心要素。
02
就职企业vs自主创业
从就职企业到自主创业,肖瑶老师用亲身经历对两种职业选择进行了对比。她表示,二者不仅在工作目标上存在差异,而且涉及到角色转换与管理模式的调整。
【任务驱动与战略视角的差异】
就职阶段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而创业阶段则需要具备更高的战略视角,着眼于团队目标的制定与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团队的核心管理者,她需要在多个业务模块中进行权衡与决策,以确保团队整体运转的高效与稳定。
【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型】
创业的过程意味着责任与压力的增加。肖老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述了她在团队管理中如何根据成员的优势进行分工,最大限度激发团队潜能。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也让她的团队能够高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03
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机遇
近年来,国家推动艺术管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为文化与艺术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肖老师指出,在这一背景下,艺术管理者需要更加注重服务模式的优化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政策支持:专业化与标准化趋势】
国家鼓励艺术管理行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中演出与管理环节的分离。这种分工为第三方服务团队带来了重要机遇,使其能够专注于提升艺术服务的专业性。
【市场环境:从单一需求到多样化服务】
高校剧场管理是艺术管理服务中的一部分,也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兴领域。作为高校剧场服务的实践者,肖老师分享了她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观察——高校剧场不仅需要提供场地支持,更需要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满足其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04
国内首创高校剧场服务模式
在讲座的最后,肖瑶老师重点介绍了她团队首创的高校剧场“一站式管家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剧场成功实践,并为未来的高校剧场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一站式服务的实施与成效】
团队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与专业化人才培训机制,实现了设备管理、流程保障与观众服务的全覆盖。肖老师特别提到,团队采用了“项目经理中心制”,由项目经理协调所有环节,确保活动的顺畅进行。同时,礼宾团队的建设与培养也成为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创新带来的行业价值】
这一模式的推出,既提升了高校剧场的管理效率,也开拓了艺术管理领域的新思路。她指出,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优化流程与精准分工,达到了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的平衡。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高校剧场的运营水平,也为行业提供了借鉴价值。
本次讲座中,肖瑶老师以自身职业历程为线索,为同学们展现了从职场起步到创业创新的完整路径。她的职业经验与团队实践,不仅为艺术管理领域注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也进一步诠释了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
肖瑶老师强调,艺术管理不仅是服务流程的优化,更是为艺术体验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管理者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实践,找到满足市场需求与提升艺术品质的平衡点。她的经验让同学们认识到,作为未来的艺术管理者,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也要拥有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感。
通过此次讲座,学生们对艺术管理领域的实际操作与行业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身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正如肖瑶老师所言:“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行业的承诺;每一次创新,都是为未来注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