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媒体演艺创新国际专家研讨会 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顺利召开

时间:2021-12-31浏览:1736设置

12月3日至5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2021新媒体演艺创新国际专家研讨会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新媒体演艺专场)”,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举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未来现场表演”,由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人事处承办。与此同时,论坛与MANA平台合作搭建了线上直播渠道,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完成了会议。

研讨会邀请了国际前沿的戏剧、音乐、舞蹈、设计、文化研究、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涵盖了英国伦敦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等多所高校和机构,以开放和前瞻的视角,探索未来现场表演的边界,构建一条跨文化、跨领域的“新媒体演艺创新”之路。




开幕式上,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指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代表了当前国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是事关未来的战略举措,学校对此高度重视。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院长、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新提出,在新冠疫情的现实环境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对于未来演出形式势必要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性重构,这将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迅认为,青年就是未来,未来和青年从某种意义上是关联的,本次以“未来现场表演”为主题的青年学者论坛正好契合这一概念。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各抒己见。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技术和身体的纠缠,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生存场域的问题,完全基于线下的物理场域和线上的虚拟场域再也无法割裂。我们今天的身体体验在技术包裹下被修饰,被增强甚至被重塑。身处这样的深度技术时代,混合场域或许是我们建立身体与心灵、身体与身体、身体与环境原生关系有效的方法。一种由物理场域和虚拟场域共同混合型的技术介入后的混合场域,可能会成为一种生活的基本常态。


吉尔斯·乔宾( 瑞士艺术家)

对于未来表演,我们必须开发一种新创作词汇,新实践方式,用来面对新世界与未来发展,以虚拟现实实时表演抑或投影方式呈现演出是趋势所需,也是未来所向。鉴于眼下有虚拟现实实际体验的观众极其有限,我们需要做一些更容易展现,易于组建的方式。


飞苹果( 德国新媒体艺术家)

进化论并不能解释生命形态中存在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一般是复杂的、有组织的、有生命活力的、可以自我更新的系统。反之,丑则是简单的、无组织的、没有生命力或威胁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元胞自动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元胞自动机”。这样的哲学观点,正与中国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不谋而合。


米海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索传统音乐和机器人结合的可能性,并带领学生创建了国内第一支机器人中国风乐队“墨甲”,并且运用到项目实践中。主张应当不断创新开拓思维,利用新的教学形式和创意工具,做出更有意思的、面向新媒体的、面向未来戏剧的新探索。


潘雪妮(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院)

致力于运用虚拟现实和虚拟人来创建一系列应用程序,从而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虚拟社交进行深入探索,尝试在VR中进行虚拟社交活动。这一方面是技术角度切入,基于VR技术比正常的实时数据传输要求低,另一方面是心理角度展开,VR支持我们通过空间肢体语言来表达许多非语言暗示,跨越了空间的阻隔,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参与社交活动。


代晓蓉(上海音乐学院)

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已经非常显著地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大量艺术家从人机、脑机连接到相互协同融合和深度学习,聚焦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如,提卡、脑机接口、手势、提问捕捉、传感反馈等新技术元素相互结合,深深促进了各类人工智能化的交互艺术、虚拟全息艺术、生物艺术等门类的发展和拓展。当然,即使人工智能技术瞬息万变,但仍然替代不了艺术家的创作力,更替代不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杨晓军(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当代技术发展的路线,延续着观者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所拥有的一个强大心理动机。换言之,即沉浸或者传统的移情,抑或是多线程人生的渴望等等。其可以归结为人“永生”的愿望,这个“永生”的心理动机推动我们的技术不断往前发展。未来的演剧形态不再是观、演各自封闭的系统,未来的观众将在此“戏剧”中拥有自己的命运。


铁钟(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

技术变革不是加法,也不是减法,而是生态上的变化。在数字时代的语境下,数字媒介正在以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带来了社会审美文化的历史性转向。作为生活在“空间”中的群居动物——人类,对于“空间”的概念亦进行了重构。在未来演出空间方面,虚拟空间的技术与创新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舞台形式的空间范式。


丰江舟 张琳

根据陪伴孩子的成长体悟做了与教育相关的板块——一个由父母牵头建立的民间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以完成沉浸式探索的项目。它提供动手、输出、思考,而创造性的产出会使孩子未来产生思考裂变,培养可以颠覆传统行业的认知能力。


佩特科·谭池范(保加利亚艺术家)

为现场表演探索了许多实验性和创新性的概念。例如,用于人脸识别的机器学习插件,关于舞台上人员的传播、速度、数量和位置的聚类数据等。与此同时,不断尝试开发新技术,将艺术理念通过程序编码表现出来,并运用到实际的项目中。


张敬平(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数字叙事和互动戏剧两者存在某种关联,像分居在天平两端的关系。一边是叙事,传统经典的叙事结构;一边是交互。两者好像达不到一个汇总,永远是起伏的关系,但仍具有共同性。互动是一个技术媒介,叙事属于内容的范畴,两者在叙事领域里以不同方式扮演不同角色,并找到两者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达到平衡和吻合。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或技术,推动故事讲述方式的方法发生变化,促使内容创造者和讲故事的人去开拓出更具挑战性的搭配融合。如,既要有游戏的沉浸,又要有叙事的沉浸。


马海丽(英国利兹大学副教授)

从速度、空间、互动模式和创造可能性等方面来看,新冠病毒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数字技术和数字表演之间关系的理解。原有的剧场魅力主要来自于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新冠病毒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于数字技术和现场表演之间关系的认知和实践。数字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一点是创建“永恒的时间入口”。这意味着任何拟像都必须与物理环境中的对象相关,最好是观众熟悉的对象。数字化转型是趋势也是未来,我们必须尝试数字创新以改变对现场表演未来的实践和理解。


玛丽亚·阿莱蒙娜(英国新媒体艺术家)

尝试将交互技术、现场表演和人体结合起来,创造出实验性和变革性的体验。团队创作的每一场多媒体表演都会考虑六个方面:观众、角色、美学、叙事、技术和概念。如何正确处理这六个元素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创造变革性的体验,以激发人体和潜意识的重新连接。


杨青青(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探讨了戏剧的三种表演模式,即;偶发表演、即兴表演、沉浸式戏剧表演。通过分析戏剧的三种表演模式,进一步发现戏剧中的“转”,以转媒体的角度探讨戏剧叙事逻辑的“无形”和“有无之境”。


陆蓉之(著名艺术家)

传统的艺术遇到空前的挑战,科技赋能艺术是一条无法回避的路径,而最重要的是找到结合现场表演的新形式。中华文化承接了五千年历史,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定义当代艺术,未来已来。


石可(南京大学)

技术的发展,会倒逼产生某些美学特征。这个意义上来讲,空间变化在剧场和表演这个范畴里面,势必造成叙事上的一些特征。



圆桌论坛


韩生(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

韩生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他提出与项目设备依靠最新尖端技术不同,作为景区最重要的“软性”组成部分,文旅演艺是让游客直接感受景区文化内涵和强化体验的直接方式。因此,如何将沉浸式与演艺进行完美结合,无疑是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全新命题。


于剑(山东演艺集团董事长)

旅游演艺的成功,要具有艺术的高度和标准;对传统文化正确的阐释与弘扬;兼具历史、人文、艺术、社会价值。


解东(山东演艺集团总经理)

《沂蒙四季》的成功带动了山东省从行政层面来推动了沉浸式情景小院的发展,给文旅演艺、文旅融合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荣飞弟(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未来文旅项目的发展就是不断创新,要无中生有,它的生命力才会强。我们将聚焦于如何用科技表达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真正实现走出去。除此之外,对于红色精神的挖掘与探索也是未来艺术创作的方向所在,不但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亦也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曹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

未来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两个话题:怎样继续在实验室平台创作的过程中,开展好上游的策划、投资,理论上的思考,跟国家的文化复兴这样的大课题对接;下游关联到对运营、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多知识短板,难以接轨到实际的项目实践中,是故,学校必须思考如何开展相关教学,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策略。


梁溪清(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

身处数字时代,我们不断地在瓦解秩序中建立新的秩序,我们必须深耕本土文化、红色文旅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向,进行有根基的创作、再造和再生。



李风(SHOWPOWER天地娱乐创始人)

对于未来演出,内容为王是必然趋势,所有技术都要服务于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于技术的合理利用也能增加作品的价值与效益。但如果过分炫技势必造成一种“视觉暴力”,大大削减了作品效果。


李清都(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院长)

未来的演出与机器人的结合或许将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对于机器人演出,以及机器人与人类的演出的未来光景我们难以想象。



陈永东(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对于人工智能拥有情感的问题,可从机器人对于人类情感的反馈;非类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可能会超出我们原来的想象;机器人对于人类的情感陪伴与慰藉等角度进行认识。


俞建村(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未来戏剧发展实际上是先锋戏剧的延续。拥有这样几个特点:全新的舞台形式的革新;跨时间、空间的演出形式;影像的表演与现实的表演结合在一起。


凌军(上海戏剧学院教师)

沉浸式戏剧要真正达到我们的预期,需要演员和观众双重的培养。沉浸式戏剧是尝试性的东西,因为它太新了,我们都在摸索着往前走,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才能把观众真正的沉浸下来,但是我相信我们会在摸索中逐渐寻找到有效解决方法。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方军最后总结。她说,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改变的不仅仅是戏剧的本身,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在这个目标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前景就会非常广阔。我们所有的实践和研究最终都是为了一点,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更美好的生活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我们精神和文化生活进入更高的境界。


文字:刘凡、类成琳、徐一歆

图片:谱时、陈豪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