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专题·历史上的今天||五四宪法

时间:2020-10-09浏览:5021设置

 “四史”学习专题·历史上的今天||五四宪法

为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上戏创意学院学生在创意学院党支部的领导下,电影电视学院、创意学院联合学生党支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筹划,以“历史上的今天”为主题,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这一历史时间为背景,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去充分挖掘历史中的故事,在学习中融入家乡红色文化和地区发展,以创意学院专业特色去宣传四史的学习,让青年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能够牢记先辈的初心,更加理解学好专业知识建设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的今天

19549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的1197名代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赞成1197票。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以全票赞成的结果诞生。七天后依照这部宪法的规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这样评价这部宪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历史背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秋,中国人民经过了—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建国后的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但在当时大陆还未全部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各项社会改革尚未开展;社会秩序还不够安定;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尚未恢复;人民群众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还不能立即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制定一部完善的正式宪法。19499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的许多基本原则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都得到了确认和进一步发展,因而在我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四宪法》的制订与意义


19549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共4106条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为“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是在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在崭新的中国的历史由人民来完全主宰的条件下,所诞生的符合全中国人民意愿的一部新中国根本大法,是中国有史以来将人民定为国家主人翁的社会主义大法。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五四宪法开创的既是建构国家权力合法性的道路,也是为国家权力的具体行使提供根本框架的道路,这条道路实现了中国宪法对国家主权和法治权的双重规范。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能在讨论广度上和五四宪法相比。

此次宪法制订后,国家政权的联合政府色彩趋于淡化,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日形突出。而在1949年曾起过重要作用的政治协商会议,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

据当时为宪法起草小组做资料工作的史敬棠回忆:“1918年苏俄宪法,把列宁写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放在前面,作为第一篇。毛主席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在宪法总纲的前面写一段序言。”900余字的宪法序言,从此成为中国宪法的一大特点。

五四宪法序言中规定的国家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充满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色彩,本质上仍旧是过渡时期宪法。毛泽东自己对宪法的评价也是“要管15年”,并提出要经常修改宪法。

此后,经过文革等政治风波后,五四宪法的精髓仍旧得以保留,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存在的法律基石。沿用至今的1982宪法也同样是在它的基础上制订的。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展出的“五四宪法”英文版(20182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2016124日,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


全面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国家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明确,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也跨入新时代。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53次提到“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信心与决心。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总纲第一条;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确保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行。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治中国建设正不懈前行。

新时代,我们要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斗目标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这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各项改革,以改革思维和改革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只有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增强法治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有效地解决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才有坚强政治保障。


学习心得

17数媒刘申蕾(预备党员)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深化。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党的历史,制定修改宪法的实践过程在曲折坎坷中前进,在其中“五四宪法”都是绕不开的立法关键坐标,其中的法治精神一直传承和延续至今。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中,提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有利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宪法,遵守宪法,用宪法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权利,要在党的领导下,宣传宪法理念,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向前。


18动画李严(入党积极分子)

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经过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参与中横空出世,它见证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起步。毛主席这样评价这部宪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宪法,是根本大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能在讨论广度上和五四宪法相比。对我而言,这是祖国曾经艰辛的成长历程为如今的辉煌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如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对贯彻新时代思想,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宪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我们成人立身的基本大法,我们通过了解五四宪法的诞生,我们要从历史学习宪法,为实现未来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力,做一个守法知法学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18艺管李一茹(入党积极分子)

国无法制则不治,法无根本则不立,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宪法以其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力量,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法治中国进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艺管宋可凡(入党积极分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宪法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顽强持久的生命力。这要求宪法不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状况和新需要来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从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时代的宪法不断增强着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正确地认识到宪法有着何其重要的意义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地自我进行宪法和法制教育,在推动社会大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       字 :刘申蕾 李严 李一茹 宋可凡

图       片 :来源于网络

排       版 :李一茹

指导老师 :陈龙

审       核 :方军  唐芳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