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工作坊有感(一)

时间:2012-11-23浏览:705设置

                                                                

从上周四开始,我们法国硕士预科班的一部分同学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法国工作坊项目。这个项目的两位教师来自法国国立高等戏剧艺术学院。她们生动的课程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一股来自西方的魅力,古典却又不缺乏现代感。两位老师分别是舞台美术设计和戏剧文学专业的,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使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西方戏剧文化,在这个圣诞即将来临的时刻,我们似乎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欧式风情。
上周四与上周五晚上的课程主要是以理论历史课程为主的,授课老师主要是戏剧文学专业的Julie老师,她通过中法译本,PPT等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古希腊戏剧的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剧场的发展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西方对于戏剧的不同理解。西方的戏剧更加重视观众的感受,剧场的摆设和造型多数是为了让观众观看戏剧更加舒适,更好的理解戏剧。比如,在古希腊剧场内,观众的座位底下会放上水缸。为的是能让演员的声音更好的被观众接收,想象一下没有任何高科技的时代,依山而建的大型古希腊剧场,却能使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清楚的观看演员的表演,这是多么的神奇。当然,我们也感受到了宗教对西方戏剧发展的影响巨大,最初时期的西方戏剧多是歌颂神明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西方戏剧演出形式的多样化。比如我们下周要演出的这部关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戏剧,它的演出形式是仿照古希腊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西方叫“神秘”,它是一边走一边演的,走过的地点都可以成为演出的场景,大街上的人们也许是观众,也有可能成为演员,这种特殊的形式,让我们非常期待。在理论课上,我们也发现了西方戏剧与东方戏剧的存在的相同之处,比如,中国福建的土楼和西方十六世纪的剧院竟然出奇的相似,至今还没有人能完全解释两者相似的原因。总之,在理论课上,我们看到了西方戏剧从宗教到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演出过程,从为贵族服务到平民化的一个过程。
周六与周日的课程,我们多数时间是在我们即将演出的静安寺附近和排练厅度过的。周六上午,我们从学校沿着延安高架走到了静安公园,最后到达了与古希腊剧院非常相似的伊美广场。沿途中,老师教我们感受身边的一切,感受洒水车开过的声音,感受静安公园老年人的活力。我们似乎放下了一切的包袱,此时,我们只是我们这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用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感受古希腊戏剧边走边唱边演的形式。而周六下午和周日在形体房的课程,则是让我们开心至极,我们跟着老师做一系列的游戏,感受演员在舞台上与观众的关系,感受我们的身体的变化,这个时候,时间似乎是奢侈品,在我们大笑的时候,偷偷溜走了。
一周的课程已经结束了,我们对这个工作坊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期待第二周两位老师带给我们的惊喜,期待我们最终的演出!(文:11艺术设计 黄一超 图:11艺术设计 刘楚瑜)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