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世重忆风雨时,谍海沉浮起风声

时间:2009-04-28浏览:728设置

08级创意与管理  李林鸿


    连日来,根据麦家谍战小说改编的话剧版《风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隆重上演。据悉这部话剧不仅故事内容新颖,更是班底强大,名星云集,由话剧界大腕导演陈薪伊担纲,年轻有为的青年话剧演员魏春光主演,更有人气蒸蒸日上的影视红星童蕾加盟,令本剧看点十足,色润艺足!一部因谍战电视剧《暗算》而一炮走红的麦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众多谍战迷推崇的谍战专家。我本人也颇喜欢这位青年作家的创作风格。此戏自当不容错过。
    在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高潮迭起的演出后,我本人在这部话剧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因为这是我在进入大学以来,迄今为止看到的为数不多的令人愉悦的话剧。不论是从我个人的观剧感受,还是从周围观众的热烈反响,或是从商演话剧最为关注的票房收入的角度来说,我感觉这部众人期待的《风声》没有令剧迷们失望,或者说,它赢得了观众满意的喝彩和实实在在的票房!
    《风声》吹过上海滩,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并在沪掀起一股“谍战话剧”风潮。这种现象在今日国内话剧市场不甚景气的大环境下,能否给话剧从业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恐怕尚需时间的证明。
    《风声》,它赢在故事。这个故事或者说这类题材的故事比较适合搬上话剧的舞台,因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展开离奇悬疑的情节可以增加更多神秘悬疑之感,有助于临场的“交流”,从而带来与观影不同的视听体验。话剧的叙事特点就是故事矛盾更为集中,话剧《风声》呕心浓炼了小说的精华部分,保证了原著的原滋原味却浓而不腻!虽然情节进展很快,但整部戏的节奏张弛有度,起承转合并无生硬之感。而且简练的、富有舞蹈感的动作既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巧妙暗示着时空的更替。让整部戏舞台感十足,又不觉突兀造作;韵味十足,凸显话剧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不同之处。
    “吴金李顾四,你们谁是匪?”全剧情节围绕着这个“悬念”展开。找出藏在汪伪特务机关内部的“匪”成为贯穿故事始终的情节线。四个人,四个被怀疑对象,有四种可能,这些悬念都使得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弥雾缭绕。在黑暗而封闭的剧场中观看着凝固的舞台上所上演的一幕明争暗斗充满陷阱的“捕鼠游戏”,足以让现场观众聚精会神、惊心动魄。
《风声》,它赢在演绎。
    以话剧的形式来表现一个情节错综复杂节奏明快紧张的故事并不是件容易事。
由于舞台时空的先天限制,使得话剧不能像电影那样自由随意的转换时空,变化布景。在这种制约下,要讲好一个充满悬疑的故事,导演的艺术化处理是这部话剧能否受到认可的关键。导演考虑到舞台的最大效用,并深谙故事连贯性的重要。在舞台中央演区只匀称地摆好四把仿古木椅。并据此在舞台前区设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度以便后用。舞台背景倒挂着的的巨幅照片也在传递着某种气氛。舞台左演区的大吊灯被用及多次,高度抽象的概括地表现着时空的变化。这些以简驭繁的设计巧妙而实用!虽然说这种设计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现场的真实感打了折扣,但导演深谙话剧艺术的精髓。他利用声光效果所营造出的戏剧氛围足以弥补真实感的不足。
《风声》,它赢在创作团队。
    这部戏既然是商演,那就少不了市场化的运作。本剧是根据同名小说《风声》改编的。小说《风声》的成功是话剧版《风声》成功的有力保障。由艺术成就卓著的大导演陈薪伊担纲本剧,更是保证话剧的艺术质量的有力推手。我们不必讳谈这部戏的商业性。在演员的选择上,本《风声》考虑到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选择了年轻貌美风姿绰约的童蕾饰演顾小梦。虽然对于那些忠实于艺术的剧迷来说这样的安排不免有些落入窠臼。但是童蕾个人的魅力和卖力的表演还是征服了不少观众,是把握“票房大算盘”的有力抓手。这三个要素,就如鼎之三足,支撑起《风声》的“劲爆”,风吹有力,风吹有声!
    虽然,这部话剧在沪刮起一次不小的“风”,但是风吹过后,是一片欣欣向荣,还是风吹叶落还不得而知。本人对《风声》现象也心存忧虑。以写谍战闻名的卖家,凭借一部《暗算》红遍大江南北,迅速窜升为国内一线作家。然而与《暗算》给人的耳目一新不同,《风声》似乎有点江郎才尽的苗头。纵观小说也好话剧也罢,本人认为并没有超越它的前部作品《暗算》。部分情节更是脱胎于《暗算》。长此以往恐怕会削减观众的好奇心,造成谍战剧泛滥,观众由喜转腻!我不希望看到谍战剧出现什么“卖家模式”,希望目前普遍适用的商业模式仅停留在市场运作层面,而非艺术创作层面。
    观众对悬疑剧的热情会持续多久谁都说不准,对谍战类型片的忍耐力也尚不明确。但是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像话剧、电影这类的叙事艺术,最核心的卖点永远是故事本身。创作触动人心的故事剧作家们任重道远!盼剧作家们能勇于创新、乐于自我超越,让同类题材的故事说出不同的精彩!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