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坊观后小感(08创意管理 刘一帆)

时间:2008-12-03浏览:748设置

2008年10月26日   撰文:刘一帆(08创意管理)


     来到这里的第一眼,是辽阔舒缓的绿油油的草坪,就像一位优雅的绿衣少女那样静静地坐着,恬淡地望着恰到好处的阴天。能在上海看见如此景象是一种奢侈。

 
   
所以,红坊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放松、舒适,宛如大提琴奏出的美妙的旋律。


关于其雕塑展,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对一件件艺术精品细细琢磨,评头论足。只能用业余的故作高深的眼光去慢慢欣赏。在展览厅里,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展览厅的风格。它不像别的艺术展览馆有着或浪漫或奢华或简约的装修,而是看上去就像从未装修过的毛胚房,我纳闷红坊为什么要做成这种效果? 


    其实是我不知道我所站的地方就是曾煊赫一时的上钢十厂的原生产车间。上钢十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时代的变迁下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成了骷髅似的空壳。可是红坊的董事长兼总裁郑培光先生却用敏锐的眼光给上钢十厂注入了艺术的血液,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当我得知这一点后,深深地被这个绝妙的创意和郑先生的眼光所折服。这无人问津的废旧厂房原本只被利用为垃圾场,在一片破败中苟延残喘,除了先生没人能看到其依然蕴藏的巨大价值:它的地理位置、它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磨练出的墙壁的不可复制的美妙的锈蚀纹理、它的已成为珍贵艺术品的制钢磨具和器械以及上钢十厂所留下的文化及品牌价值。在赞叹之余我又在想:这能不能算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完美过渡? 


     回来后我总结了一下先生红坊成功的原因:
1
红坊位于上海市西的淮海西路,迎合了上海市西区的文化需要
2
红坊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一点非常好!既能吸引大众又能在其他收费且价格不菲的文化园区脱颖而出
3
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并经常成为一线品牌的新品发布的场所。这样既能提升红坊自身的品牌价值,又能很好地对其大牌进行综合利用,真正做到了链式产业
4
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最为重要。正如先生所言,搞文化是一定赔钱的。因为一切赚钱的项目都是一定不能脱离产业的。我想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一定会谨记这句话的。
5
先生的高层团队只有三人,且他是总裁。所以在决策时效率要远远地超过其他的董事会。
6
先生和红坊在成功之后都选择继续进取,努力开拓而不是固步自封享受胜利的果实。每年先生都会去巴黎学习古老建筑的再利用;红坊则是在吴淞开辟了一个新的项目:半岛1919。

 
    总之那个下午收获了很多,我还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们08创管的同学能去那里实习,学习领悟真正的创意产业。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