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视觉传达瑶里写生顺利归来

时间:2010-05-05浏览:655设置

    在阴雨连绵的四月中旬,学校组织了我们08视觉传达班去瑶里进行为期十二天的写生活动,在提高大家绘画水平的同时也趁此时机让浮嚣的心灵得到短暂憩息与宁静。
    瑶里地处江西、安徽两省交界处,古时候归属浮梁,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介绍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那个地方。早上六点钟发车,在路上颠簸了近十个小时,终于到了这片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
    急匆匆的吃完第一顿饭,扔下笨重的行李,迫不及待的随导游步入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朴清丽的江南山水图,清幽、典雅、恬淡、空渺。青翠欲滴的群峰簇拥着一条逶迤清浅的瑶河,中央横卧着一座石桥和几座木桥。桥两端埠头上有洗衣、淘米的村妇,隐约听到有棰衣声在瑶河间回响。沿河两岸,古树依稀,明清风格的民宅错落有致,悠长模糊的徽州古商道,带着一种苍凉厚重之感,憨朴的农家人行走于土石小路上……眼见之处无一不在诉说着逝去的久远岁月。足履踏过石板长街,走在弯弯的石板小径上,在古老的房子间,穿行于幽深如岁月般的小巷中,留下一串串清澈的足音。时光如同停滞了一般。
    简单游览完后,倦意开始阵阵袭来,早早的洗漱睡下,为第二天的写生保留充足的精力。
    一夜在无我的飘忽中度过了,第二日,在晨曦中醒来,山间的空气真是好得出奇,纯净得没有一丝杂物,让人倍感心旷神怡。淅淅沥沥的小雨丝毫侵扰不了我们作画的激情,第一次写生的位置比较集中,在程氏祠堂。此宗祠面河而建,门庭特别宽大,正厅宽敞明亮,侧厅齐致工整,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的奢华与喧嚣。木雕、廊柱、楼阁、天井、戏台、寝堂等构造惧全。置身其间其间,隐然是一派庄严肃穆,更有和谐安详的自然态度。画戏台的一整天,总觉眼前晃若有人影浮动,耳边如有歌舞笙萧之乐。在阴暗光线中闻到久远,触摸前事,感叹时间流转。
第三天开始大家就开始三五成群的分散开来,画自己心中的美好。石板小径、瑶河木桥、竹筏悠悠、古树依稀……辛苦了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李老师,为了给大家进行指导,不得不在古镇中一遍遍穿梭,寻找我们散落在角角落落的身影。


    饭菜渐渐的有了改善,感谢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亲自掌厨,让一日不食肉滋味就痛苦非凡的我们狠狠地吃了一顿顿饱饭。满满一大碗充满妈妈味道的红烧肉总是一端上桌就被一抢而空,连汤汤汁汁都不舍得放过。这十二天下来,大家在周老师的妈妈菜的温暖中都胖了好多,只有李老师一个人瘦了,想想,满怀的感动与不安。
    中间穿插了两天的休息时间,在这个仙境般的地方,分分秒秒都不忍浪费,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兴致勃勃的出发向更多的景点。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蜿蜒山路上行走着,空气中到处充斥着纯净的味道,泥土的,树叶的,果子的,花的,吸入肺腑中有种清爽的微醉。大家一路欢笑一路歌,仿佛世间不再有任何纷扰可以打扰我们的快乐。
    走进汪湖的原始森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山里的清风,仿佛从人的心田里一拂而过,令人气爽神怡。这真如一个神话世界,鸟鸣水流声不绝于耳,无数珍贵植物近在咫尺,葱郁得遮天蔽日,满山浓密。而后我们来到了瑶里的绕南古陶瓷游览区。一路看到的古矿、古窑址、高岭土,都无声地显示出当年手工陶艺的辉煌景况。用手轻轻触摸那砖状的白不子,有种细腻凉滑的质感,留与人无限想像的空间,不知用它幻化出多少精美的陶瓷工艺品……
 在外写生的这些日子里,有过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到湿透透,有过炎炎烈日晒到红肿脱皮,可是从来都没有同学说过一句要放弃。打着伞,穿着永远湿嗒嗒的衣服,或是涂着厚厚的防晒霜,被大大的太阳晒到两眼昏花,大家依旧认真的涂抹着每一笔,不舍在这美好中留有任何遗憾。


     画画、吃饭、讲评、休息,在一张张白色画布变得色彩斑斓的时候,日子也在充实中一天天悄然流逝。李老师的耐心讲解,周老师的温暖关怀,留着上海确时刻牵挂的朱老师的惦念,让我们时刻感到幸福满满。出行十二天,八天画画、两天路程、两天休息。返程前的那天,打点行李,不舍汹涌而至。
    瑶里的美是安静的,脱俗的,带着一种远古的幽然。而此刻处于闹市区的我们,闭目回想,依然能够感受古镇的空灵,与世隔绝的深幽记忆重又浮上心头。我相信这十二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绘画水平的提升,更有心灵的洗涤和更多更多。
(文/王迪,图/王迪)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