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是一个大学的人文盛事,论辩是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和理性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思辨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理性精神使艺术创作具有更深厚的人文价值。
上戏辩论赛一直是由上戏学生会学习部主办的,至今已六届。回顾我们学校的辩论赛,发现辩论赛除了留给选手难忘的回忆外,在全校范围内影响却不大。本届辩论赛由学生会宣传部和学习部联合举办,为呈现了一场不同于以往的上戏辩论赛,我们做了更多的努力。
艺术、创意是上戏的精彩元素,辩论赛就要用上戏的方式办,单纯借鉴一般的模式是不够的。从选题、宣传再到最终的决赛和颁奖典礼,是创意让严肃传统的辩论会吸引了上戏人的关注。
热点话题成辩题。
要让同学们对辩论赛产生兴趣,辩题的趣味性、现实性以及针对性是关键。因此,我们摒弃了网络上可以找到的经典辩题,从上戏学生的实际出发,为我们自己的辩论赛量身定做辩题。辩题的命题思路是从校园生活、娱乐八卦、社会热点、艺术人文的角度出发,难度由初赛、复赛、决赛层层推进:初赛侧重娱乐性和生活性,贴近同学现实生活的辩题,能够在一开始改变以往辩论会严肃无趣的感觉,有利于让大家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辩论会关注度,因此“蚁族该不该坚守大城市”、“寝室该不该按时熄灯”成了辩题;复赛侧重上戏艺术院校的特点,从艺术创作、文化创新、话剧的文化属性等角度进行命题;决赛是冠亚军争夺战,难度是初赛和复赛的进阶,最终辩题将生活和艺术相结合——正方“生活是艺术”,反方“生活不是艺术”。
为了办一场有质量的辩论赛,九场比赛的辩题经过反复斟酌层层筛选才最终敲定。辩题的拟定得到了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泉老师、督导办主任吴爱丽老师以及戏文系各位老师的指导。
独特的辩题拟定是从内容上吸引观众,并且让辩论变得贴近观众。这不仅保证了辩论赛的水准,更是提高了辩论赛的人气。
然而,在艺术类院校办辩论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观念上的问题,学院内部少数同学认为艺术院校应该专注于艺术创作,辩论赛这种东西是北大复旦这样的学校办的,在他们看来艺术与理性的关联并不大。另外,外校的同学更是认为上戏搞戏可以搞辩论赛就是在捣糨糊,一群学艺术的辨不出个子丑寅卯。
因此,宣传很重要。
从一开始,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宣传策略。吸引眼球,对于上戏的学生来说,从来不是难事。根据比赛进行的不同阶段,配合相应的宣传手段。
首先,出来制定能够引起同学兴趣的辩题,我们还敲定了7位美女主持和1名智慧型男主持来担任3轮9场的辩论赛主席。辩论赛的精彩程度取决于辩题、辩手表现、现场主席以及评委点评,而辩题和现场主席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最终来自表演系、电视艺术学院、戏文系和舞美系的8名同学组成主持阵容,为他们拍摄的系列宣传照甫一发布,立即引起校内外的广泛关注。
此外,我们还精心拍摄了宣传片。8名主持是宣传片的主角,颇有大片味道的宣传片在辩论赛启动之初在社交网络、上戏官网和校园内播放,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我们不仅在开赛之前为主持人拍宣传照,随着比赛的进行,还在决赛暨颁奖典礼前夕为最佳辩手和决赛队伍拍摄宣传照。学生活动摄制宣传片、分阶段发布宣传海报、活动信息网络即时更新在上戏的学生活动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校内张贴海报成本高,信息发布到达率低。广大的上戏同学活跃在各种社交网站上,因此网络是本次辩论赛宣传的主要途径。2009年底,上戏学生会宣传部在人人网上开辟了公共主页“校宣”,经过两年的经营累积了一定的关注度,是学生会活动和信息的发布平台,辩论赛系列海报累积达到3万次点击量。微博是新兴的社交网络,辩论赛期间开的“上戏校宣”成为赛况的即时发布平台,微博上的关注和转发情况良好,可以在辩论赛之后持续宣传学生活动。
把每场比赛做成精彩的演出,不仅要有充实的内容,音乐灯光等现场气氛也要做足。8场晋级赛之后决赛是最后的重头戏。经过争取,新空间成为决赛暨颁奖典礼舞台。
以晚会的形式策划辩论赛的最后一场,决赛和颁奖典礼注重突出仪式感。主持人和主席的登场,辩手出场,颁奖嘉宾安排都经过反复斟酌。决赛由主持了两场的马聪继续担任主席,另外一名主持人任巡负责整场晚会的串联,通过两位主持的配合,将决赛和颁奖典礼结合起来。决赛按步骤进行,两支争夺冠军的队伍选手亮相是决赛主体的一大亮点,8名辩手的简短发言字字珠玑各具特色。颁奖典礼放在评委点评之后,各场次的最佳辩手齐聚一堂,由各场次的辩论主席担任颁奖嘉宾。
当新空间灯灭,《太阳照常升起》的号声响起,辩论赛完美落幕。一切在计划当中顺利进行完成,这一刻我们敢说举办了一场上戏有史以来最好的辩论会。
华山论剑,舌灿莲花。历时3周的辩论赛,因为每个院系,每个辩手的热情参与,每位学生会同学的努力付出,每个上戏人的关注和支持,浪漫的上戏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文/王少伟 08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