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上戏创意学院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人们正翘首企盼一位与《哈里•波特》有缘的嘉宾的来访。
这位到访的嘉宾就是英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海蒙先生。海蒙先生堪称电影界的传奇制作人,他制作的影片多次获得西方电影各类重要奖项,而他和他的家族还共同策划了《哈里•波特》系列电影的诞生并使其风靡世界。
图为上戏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良会见英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海蒙夫妇及香港沙龙电影有限公司主席汪长禹一行
早在青年时代,学法律出身的海蒙就曾担任过当时已退休的前首相丘吉尔的助手。在这位世界级领袖身边工作,海蒙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不要总去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否赚钱,只要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自然就会有钱赚。在与创意学院师生见面的过程中,海蒙先生也把自己对于人生这个最基本的信条同大家进行了分享。当初在策划《哈里•波特》系列电影时,海蒙先生敏锐地意识到了当代英国青少年由于过度沉湎于网络,英语读写能力大幅度下降。为此,他认为像《哈里•波特》这样一部富于想象力且用词规范、文采洋溢的作品非常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学水平,如果电影火了,就更能激发起孩子们阅读原著的兴趣,这就是他策划将《哈里•波特》搬上银幕的初衷。此外,海蒙先生还坚决主张所有参加电影拍摄的儿童演员都必须坚持正常的教育,不可因拍戏而荒废学业。由他儿子任制片人的《哈里•波特》剧组就很好地秉承了这一原则,他们请来了英国最好的老师在拍戏之余给小演员们上课,使他们在成为众人追捧的明星的同时,也构建了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其日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正是海蒙先生坚持做事必须对社会有益的原则,才使他为英国乃至西方电影界树立了诸多体现社会责任的游戏规则。
图为创意学院学生在交流会上积极提问
海蒙先生与创意学院师生交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深邃的人生睿智和特有的英式幽默却时时感染着现场的气氛。比如,在被问到是更欣赏《哈里•波特》小说还是电影时,海蒙先生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诙谐的寓言:一只去蜗牛在去图书馆的路上遇见了另一只在垃圾桶里的蜗牛,见那只蜗牛正在啃食废弃的电影胶片,就问同伴电影胶片是否好吃,垃圾桶里的蜗牛回答是——我想这没有啃书本的滋味好。
图为师生们与来访嘉宾合影
此次陪同海蒙先生来访的还有香港沙龙电影有限公司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副会长汪长禹先生。不久前,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良访港时,与汪长禹先生亲切会晤并商讨了一系列合作计划。汪长禹先生表示,沙龙电影有限公司将为上戏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推动中国电影不断繁荣。(文:方军 图:毕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