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应邀赴天津市参加了天津创意产业活动周暨四直辖市首届创意产业联席会议,并借此机会简略地了解了天津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归来数日,感慨颇多。
与北京、上海相比,天津创意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产值上也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天津市却发起了我国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创意产业主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并主办了第一次会议(上海将接盘明年的联席会议)。这被不少与会者称之为“创意”,笔者也有同感。此“创意”不仅使天津作为创意产业的相对后发地争取到了一定的话语权、主动权,更是初创了一种创新性的机制。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机制的协调至关重要,如相关标准的规范、技术平台的建立、质押版权模式的探索,都不是某个地区凭借一家之力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需要跨越地区范畴,建立起区域化建设体系,才能赋予创意产业发展更加持久的动力。当前,创意产业在各个地区热度都不低,但确实也出现不少混乱现象和泡沫阴影,区域间的整合协调已显得必不可少。天津发起联席会议的经验启示我们,起步晚并不怕,但要勇于在各方面提出“创意”(包括体制机制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
图为2009天津创意产业活动周暨四直辖市首届创意产业联席会议展牌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工业重镇。基于这一背景,天津拥有大量的老房子、老建筑,如当年的意大利租界中就留下了据称是意大利本土以外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意式建筑群。由于产业发展的时间差,当上海前些年大拆老房子时,天津还没有走到这一步,而现在保护老建筑成了时尚与风潮,天津就更不用拆了,正好拿来发展创意产业,可以说赶了个正着。前文提到的意式建筑群现在就被规划开发成了意式风情区,除吸引设计师入驻外,还力图打造成中意文化交流中心。
图为天津意式风情街创意园区一角
上海的老房子、老建筑在经过大规模拆除后,留下的那一部分往往是孤立的一幢一幢,而天津老房子、老建筑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整体式存在,有些就是天然的社区(由于老房子保存完好,《建国大业》、《风声》等热门影片都曾在天津取景)。或许是老房子、老建筑资源相对充裕的缘故,天津依托它们改建的创意产业园房地产开发的影子并不明显,装修也远较上海简单,这样就不至于把高成本转嫁于租户。这些园区商业气息显得较淡,呈现的更多的是从容与宁静,同这座城市的品格十分贴近。
在我与同行的唐芳老师所走访的园区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3526创意工场。这个园区原是国有企业华津制药厂厂房。现制药厂已迁入天津滨海新区,原厂房便被开发利用为创意产业园。园区内坐落着天津市河北区政府力推的“彩立方”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平台以及若干设计类企业。令我们尤其感兴趣的是,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也位于该园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在其内。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至今还没有吸纳大学进入,3526创意工场产学研一体化虽然还显得比较单薄,但方向应该说是正确的。
图为天津3526创意工场
天津创意产业活动周今年是第一届,相比2005年就已起步的上海创意产业活动周,产业氛围并不很浓厚,这也反映了两个城市产业和商业上的差距。但是,天津创意产业周依然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那就是十分注重展示学生的原创力量。活动周的多项安排是围绕学生和青年人而展开的。如,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创意产品展览及动漫形象表演、天津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及创意论坛、“青果园杯”大学生创意项目大赛等。据主办方介绍,天津教育在全国有很强的实力,目前该市已至少有八所院校开设了与设计和动漫有关的专业。当然,天津并不只看重高等教育,他们认为其雄厚的职业教育基础同样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人力贮备。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瞄准创意产业,其分工应该是不同的。我国动漫产业目前仍大量依托OEM模式,这意味着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由于成本等原因可能还不如职业教育毕业生有竞争力。当然,中国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在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作好定位,与职业教育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使人才真正尽其所能。(文/方军 图/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