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学院全体师生参观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时间:2008-10-29浏览:691设置

图/郑好 文/吴妍 编辑/徐一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10月23日下午1时,创意学院全体师生们集体来到由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共同精心打造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文化中心——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真真切切切地体会了一把艺术家在创意产业园区内工作的热情以及创意的独特魅力。
    据艺术中心的负责人郑培光先生介绍,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是通过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将一座曾经十分辉煌而今不再使用的老厂房打造成的一座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代精神,又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公共艺术殿堂。
    郑培光先生带领师生们沿着从A区到G区的参观路线大略浏览了整个创意产业园区。
    在A区这一最先建成的展示空间,郑培光先生向创意学院的全体师生道出了老厂房“变身”的奥秘:首当其冲是加固既有建筑结构,采用的是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高科技材料。厂房的建筑肌理与空间特征被完整保留,排柱、排架、行车梁等建筑元素也毫无破坏,但筋骨更为强壮,实现了“延年益寿”。硕大的展区内,不仅装上了燃气取暖设备,红外线报警、电子监控、气体报警等装置也一一配套。与一般建筑强调所有管线“暗埋”不同,艺术中心特意设置了不少“明线”,别有一番粗犷的韵味。
    当然,最考验“功力”的是因地制宜营造艺术氛围。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尽情欣赏了雕塑中心A、B展区营造了的独特三度空间——长长的坡道直通5米高的“空中展厅”;原先的钢铁冷却池则改造成了别具一格的地下展厅,加上地面展厅交相融浑。就连原车间的排污沟,都未填埋,被改建成水草悠悠、鱼儿嬉闹的餐桌一景……据介绍,上海城雕艺术中心总展示面积将达2万平方米。所有展区均免费开放。最早建成的A、B象形字展示区,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不仅如此,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原上钢十厂酸洗车间所在地,与雕塑艺术中心合为一体的“红坊”艺术空间。
    在这里引进了相当一批设计工作室和手工作坊,因此成为了创意产业的集聚地。
    下午2时许,郑培光先生为创意学院的师生们作了精彩的演讲,主要介绍“红坊”和“半岛1919”两个项目的运营概况,讲述了“红坊”的经营模式,基于对老工业厂区的稳建改造,专业的软、硬件配套的同步跟上,才由此汇聚了一批创意精英,营造了一个高效便捷、人情浓郁的工作环境,从而成为了沪上创意产业新地标。而“半岛1919”和创意联盟2部分的讲述,则是以比较新颖的视角强调了创意产业链完整的重要性,只有要求进驻的团队,包括从原创到市场,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才能在坚固制造端的同时,把艺术和创意产品的展示、销售做好,才有可能带来旅游、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商业利润。
    这次的参观与讲座,使创意学院的师生们在感到新鲜和新奇的同时,也受益匪浅。大家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妙的雕塑和创意作品,大家都感到真是不虚此行!

 

 

图为参观现场 

 

 

 

图为郑培光先生为创意学院师生作演讲 

 

Copyright © CCS of STA.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